根据洛图科技(RUNTO)发布的《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(China TV Market Brand Sell in Monthly Express)》数据显示,2025年2月,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185万台,同比小幅增长1.6%,环比1月大幅下降58.1%。
排除春节假期错位的影响,今年1到2月的累计出货总量为627万台,较2024年同期增长4.3%。
一般的,从2月开始,中国电视市场便会转入销售淡季,出货量相较于1月均会有大幅下滑。
时间轴拉长来看,从去年10月至今年2月,中国电视市场的出货量已经连续五个月实现同比增长。这足以反映电视厂商和渠道平台对于“国补”的销售预期。
数据来源:洛图科技(RUNTO),单位:万台,%
不过,出货表现的稳定,直接反映的是市场情绪和厂商目标,并不能完全代表零售表现。客观来说,2025年初的中国电视终端市场景气度并不如预期。根据洛图科技(RUNTO)零售监测数据,1-2月累计来看,中国电视市场在线上公开零售渠道的零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6%。大概的原因在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暴涨所致的透支效应;还有,“国补”政策在横扫一二级城市之后,在下沉市场的刺激表现不尽人意。
好在市场零售额保持了小幅上涨。“以旧换新”对市场的最大贡献在于价格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。根据洛图科技(RUNTO)线上零售监测数据,1-2月累计来看,2级及以上能效产品的零售量同比增长200%以上,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80%;集成大尺寸和高能效两大特性的Mini LED电视零售量同比增长了超300%。
回到出货市场,2025年2月,中国电视市场前八大主力品牌,即海信、小米、TCL、创维、长虹、康佳、华为、海尔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176万台,同比增长2.0%,合并市占率达95.1%。
海信、TCL和创维三大传统主力品牌(含子品牌)在2月的合并出货量约为105万台,同比增长1.9%,合并市占率为56.8%。其中,海信系出货量居当月第一,同比增幅达10.3%。
小米(含红米)2月的出货量约为41万台,市场占有率为22.2%,位居当月市场第二。其中,红米品牌在线上市场的表现持续出色,对整体品牌贡献较大。
排在TOP4之后的长虹、康佳和海尔三个品牌在2月的合并出货量约为24万台,同比增长2.1%;合并市占率为13.0%,环比1月下降了0.7个百分点。
与此同时,华为和外资四大品牌三星、索尼、夏普、飞利浦在2月份的出货量继续承压。
四大外资品牌的合并市占率长期在5%以下。尽管中国市场的销售大环境正在逐渐向好,消费者开始倾向于选择购买高端电视,但外资品牌在中国年轻消费者中已经丢失了不少品牌力,其次,或因自身的中国市场策略问题,或因能效等级跟进不及时等,并没有大幅度受益于“国补”。
洛图科技(RUNTO)的《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(China TV Market Brand Shipment Monthly Express)》报告提供了有关中国电视市场的分品牌、分主要字段出货以及相关新品、异动以及未来趋势。
关键字: 暂无数据
© 2019 北京洛数合图科技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19053604号-1
精彩评论